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扩大,许多行业在互联网的洗礼下开始转型升级,汽车产业正在此列。近些年来,智能汽车产业声势烜赫,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发展迅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新型技术推广应用后,智能汽车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国内外巨头纷纷下场,新生力量也积极参与竞争,汽车产业群雄逐鹿。
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车联网、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融合。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汽车产业自身变革的这种演进,更是我们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和建立智慧城市的关键基础,尤其是伴随着5G通讯技术、V2X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将真正的摆脱独立交通工具的传统属性,进化成为具备能源交互、信息交互功能的高度智能的移动空间。
—车联网 —
众所周知,与很多年前就开始发展车联网的日本、美国,以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军车联网领域的时间较晚,但近年来,在国家重视和积极推进下,车联网产业发展迅速,未来潜能无限。
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信息篡改、病毒入侵等手段已成功被黑客应用于汽车攻击中,特别是近年来不断频发的汽车信息安全召回事件更是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
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危机不仅能够造成个人隐私、企业经济损失,还能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甚至上升成为国家公共安全问题。
近年来,智能汽车相关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显现,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车联网产业链长、防护环境众多,网络安全问题复杂,同时车联网面临网络安全需求复杂,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建设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结合国际网络安全整体形势,强化车联网网络安全保障已成为当务之急。
4月13日消息,工信部发布《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提出的重点标准化领域之一是车联网。
《指南》定位“车联网安全覆盖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过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贯穿于车联网的各个环节”,《指南》明确车联网领域的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包括车联网云平台数据安全、V2X通信数据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车联网移动APP数据安全等。
在智能网联汽车通信场景中,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与车/云/人/路等车辆外部元素进行通信,涉及车联数据的流动,相当于把TBOX、IVI等车内设备信息暴露在网络场景中,安全风险随之而来。
车联数据的流动是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风险成因的本质因素。

车联数据的流动,涉及产生、传输、存储、使用、交互、销毁等全生命周期过程。针对车联网的数据安全防护,需要覆盖全生命周期,包括且不限于车载终端、V2X通信、数据服务平台和外部生态等方面。
本文配图来源:Pixabay